當即,林沖跟唐糖等人,把楊潇畫的十幅畫呈現在大家的面前。
第一幅畫,楊潇畫的是一座府邸夜宴,琵琶演奏、觀舞、宴間休息、清吹、歡送賓客五段場景畫面。
第二幅畫,畫面呈現的是一副連綿群山岡巒與浩淼的江河湖水,在山嶺、坡岸、水際中又布置點綴亭台樓閣、茅屋村舍,小橋漁舟,景物繁多,氣勢恢宏。
第三幅畫,描繪的是十三位頭挽高髻、細目圓面、長裙曳地的妃嫔和宮女,她們各自活動,有的執扇慵坐,有的解囊抽琴等等,楊潇從不同的側面,将人物在不同場景中,各種心理狀态栩栩如生展現出來。
第四幅畫,是五頭一字排開的牛,它們各具狀貌,姿态互異。或是俯首吃草,或是翹首前仰,或是回首舐舌,或是緩步前行,再或是荊棵蹭癢。
第五幅畫,楊潇采取的是連環畫的形式展開情節的一副畫,描繪了一對凡人與神女相遇、相戀,情意綿綿,卻人神殊途,不得不含恨别離的浪漫故事。
第六幅畫,描繪的是一副江水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,畫中峰巒疊翠,松石挺秀,雲山煙樹,沙汀村舍,布局疏密有緻,變幻無窮。
第七幅畫,上面畫的是晨曦中,林木、奇石與華麗的宮阙穿插掩映,宛如仙境般,裡面畫出後妃、宮娥、皇子、太監、畫師等多達上百人,個個衣着鮮麗,姿态各異,正在忙忙碌碌,又似乎無所事事做着日常瑣事。
第八幅畫,描繪了姿态各異的百匹駿馬或立、或奔、或跪、或卧等等,取盡駿馬之态,由數名牧者控制着整個馬群放牧遊息,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間的和諧關系畫面。
第九幅畫,畫的是一位外邦王侯朝見被宮女簇擁下坐在步辇中的帝王場景,畫中的帝王面目俊朗,目光深邃,神情莊重,充分展現出一代明君的風範與威儀。
最後一幅畫,則是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作畫,生動描繪了一座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,場面浩大,内容豐富,無論是遠近城廓市橋屋廬,草樹牛驢駝等等,其儀态都一一清晰表現出來。
“這......這是《韓熙載夜宴圖》《千裡江山圖》《唐宮仕女圖》《五牛圖》《清明上河圖》。”
“天啊!這是咱們天府之國的十大傳世名畫。”
“楊潇他居然畫出了十大傳世名畫!”衆人看到楊潇畫的那十幅畫時,全都目瞪口呆,驚得說不出話來。
十大傳世名畫,那可是天府之國幾千年來畫作的巅峰水準,每一副都有着極高曆史與藝術價值的瑰寶。
當然,每一副傳世名畫想要臨摹出來,都難度極看,因為他們構圖、筆法等等都極具考究與難度,甚至是一些畫作名家都隻能臨摹出其形,而無法臨摹出其畫作神韻。
可是,眼前他們看到楊潇畫的十大傳世名畫,不僅僅隻是形似,而且還有着原畫的神韻意境在裡面。
像是《千裡江山圖》,他們清晰感受到一股山水秀麗壯美的氣息迎面撲來,又比如《五牛圖》,從五頭牛的不同狀貌與姿态中,令人清晰真切感應到他們活潑、沉靜、喧鬧、膽怯、乖僻等不同截然不同的性情。
十大傳世名畫,光是想要畫的形似就極為艱難,更加别說還蘊含有神韻在裡面。
更加可怕是,楊潇還是雙手作畫,難度翻倍增加。
所以,楊潇和聖師的畫功孰高孰低,一目了然。
此外,将聖師的那副水墨竹畫跟楊潇畫的十大傳世名畫随意一幅相比,給人種螢火之光與皓月争輝的感覺,光芒徹底被掩蓋住了。
唐穎許長生和聖師大弟子乃至聖師,都難以置信的死死盯着那十幅畫,黯然失色。
就連聖師都怔住了,他站在原地,懵圈無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