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章
誰知門突然被他打開,李譽安站在門前看着楚黎問道:“劉闖的十年冤案可是你翻案的?”
楚黎恭敬點頭,“是晚輩。”
“陸東晨可是因你才被趕去嶺南的?”
楚黎沒有狡辯,“差不多。”
“你還将一個叫梅浩的人寫進了縣志。”
楚黎點頭。
李譽安的目光逐漸變得柔和。
他雖然在此隐居,但是朝中的大小事他也知道一些。
最讓他震驚的是楚黎關于平戎的見解。
世人都說太子的詩名揚天下,但是他卻覺得楚黎在朝中關于平戎之事的見解很獨到。
一個不過十九歲的年輕人,竟然将姓姜的怼得啞口無言,他頗為欣賞。
除了楚黎做的這些事,還因為他的女兒将亡妻留給女兒的戒指讓楚黎帶給他。
足以證明,他的女兒是很看重楚黎的。
看來,楚黎在宮中幫了他的女兒。
這也是他決定與楚黎深聊的原因。
楚黎聽李丞相對于她做過的事情件件清楚,看來他在朝中還有親信經常給他傳遞消息。
李譽安将門又打開了一些,“老夫的寒舍,太子可願意進來一叙?”
“這是晚輩的榮幸。”楚黎拎着禮物進了院子。
院子裡有兩個小厮在打掃,他們見到楚黎後恭敬問候。
李譽安将人請進了書房後,聊了一些有的沒的。
雖然他句句沒有提朝堂之事,楚黎卻聽出來了,他對朝中之事一清二楚。
句句都是試探她對朝中之事的态度。
楚黎有一種被老狐狸支配的恐懼。
像李譽安這種不在朝中,卻對朝堂之事了如指掌的人,才是最可怕的。
足以證明,他在朝中的影響力依舊還在。
李譽安給楚黎倒了一杯茶,“太子殿下,此次回到朝中,恐怕還有磨難,這個錦囊給殿下,殿下先不要打開,遇到難題時,它可能會給你答案。”
楚黎收下了李譽安的錦囊,這是李相在向她示好。
看來,李譽安其實是有重新回朝堂的想法的,隻是未遇到明君而已。
楚黎起身感謝,“多謝李相。”
李譽安擺手道:“殿下不必客氣,叫我李伯就好。”
“是。”楚黎溫文有禮。
李譽安通過和楚黎的交談發現,太子的很多想法和他不謀而合,小小年紀,有如此眼界,難怪他的女兒會向他推薦楚黎。
楚黎離開後,回到了客棧裡面,歇息了一晚之後,立刻返回京城。
一路上,歡顔和冰夏帶着奶娘和孩子們在前面的馬車上。
楚黎一個人騎着馬在暗中保護。
一路上馬車走得很慢,兩日才到了京城。
楚黎到了京城之後,她立刻将兩個孩子安置在了早就租好的一處宅院裡。
畢竟她不可能将兩個孩子帶回東宮之中。
她租的宅院離太傅府不遠,夜寒霆是她的先生,就連父皇也知道他們走得很近。
留宿太傅府,父皇也是不反對的。
她若是想要多陪陪孩子,剛好可以用夜寒霆做掩護。
楚黎一到京城就給孩子們換了奶娘。
那兩個桃源村的奶娘得了許多銀子,也願意陪着主家來一趟京城。
被冰夏送走的時候都是樂呵呵的。
歡顔搖晃着搖籃問楚黎,“主子,您還沒有給小主子們起名字呢?”
楚黎是個起名廢物,她想了想,“就先叫小星星,小月亮吧!”
歡顔:“......”
冰夏:“......”主子起名字這麼随意的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