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6章 內憂外患
沈葭的神色有些茫然:「我……我沒。」
據她觀察,今日可能就是因為兄長心情不好,趕巧了,平日裡不喜歡這徐昭,今日合該徐昭倒黴。
徐昭心中憤憤然,沒有?誰信啊?
……
轉日。
玉姣醒來的時候,因為宿醉,就有些頭暈腦脹的。
她起床的時候,便注意到枕頭旁邊,放了一個金線織就的錢袋,瞧著十分精緻且貴氣。
秋蘅進來,見玉姣將目光落在那錢袋上。
便道:「這是主君放在這的,說是給側夫人的壓歲錢。」
玉姣忍不住地想笑,蕭寧遠這是把她當小孩兒了嗎?
她伸手進去掏了一下,卻是掏出一把金兔,每個兔子都不大,但卻裝了整整一袋。
這禮物……還真是又富貴,又別緻,還有心意了。
玉姣想了想,便將這個荷包收了起來。
接著,玉姣便對著秋蘅道:「秋蘅,去我的箱籠裡面,將我之前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,給大家分發下去吧。」
玉姣給院子裡面所有人,都準備了賞錢。
近些日子,她接二連三的。
將之前院子裡面那些,薛玉容安插進來的人都給換掉了。
玉姣倒是不怕薛玉容。
但薛玉容安插進來的這些人,可不都是薛玉容的人……她無形之中,給白側夫人當刀用了,尚且不自知。
春枝捧著新衣進來:「側夫人,更衣吧。」
玉姣瞥了一眼那玫紅色的衣服,吩咐道:「換一件鵝黃色的。」
「今天大家都穿的花紅柳綠的,側夫人怎麼不穿的喜慶一點?」春枝疑惑。
玉姣道:「一會兒還要去慈心院請安。」
老夫人本就不喜她,她再穿的顯眼一些,豈不是怕人注意不到自己?
穿的太素也不好。
鵝黃色,恰如臘梅吐蕊,和這新歲也應景。
……
玉姣到慈心院之時。
旁人還沒到。
沒多久,薛玉容和白側夫人就一起到了。
白側夫人也沒穿白,而是穿了一身淡紫色的衣服,依舊和往常一樣,將孕肚遮擋了個嚴嚴實實。
此時白側夫人瞧見玉姣的時候,便含笑道:「還是玉姣妹妹最有孝心,竟然第一個到了。」
「想來老夫人也最喜歡玉姣妹妹,妹妹不隻有孝心,還願意犧牲……昔日妹妹為了老夫人,可是折了一個孩子呢。」白側夫人輕聲道。
玉姣自然知道白側夫人在戳自己的痛處。
但這本就不是痛處。
她看向白側夫人,笑道:「白姐姐不必替我惋惜,我做這些都是自願的,況且……我雖沒了孩子,白姐姐這腹中,不還懷著孩子嗎?」
說到這,玉姣微微一頓問道:「算算日子,白姐姐的孩子,再有三個月,便要出生了吧?」
白側夫人自然不可能把這個孩子,真懷到陽春三月去。
這個月之內,白歲蘭就會有動靜了。
她也得加快速度,快些查清楚這個孩子的事情。
白側夫人笑了笑:「妹妹對我懷子的日子,到是記得清楚。」
玉姣笑道:「我這是關心姐姐。」
「老夫人請大家進去。」周嬤嬤過來通傳。
一行人便往裡面走去。
薛玉容到底還是正妻,此時領著眾人給老夫人行禮。
許是年節。
老夫人並沒有刻意尋大家的不痛快。
隻是隨意地賞下了些許東西,便打發大家離開。
眾人從這離開後,又去了止景齋。
蕭寧遠一早已經給蕭老夫人拜過年了,又去祠堂上了香。
現如今,則是要等著妻妾們同來請安。
蕭寧遠今日穿了一身暗紫色綉金絲的長袍,顯得清貴無雙,和白側夫人身上那件紫衣,倒是相得益彰。
卻不知道是巧合,還是有人故意而為之了。
「主君新歲安好。」
「主君新歲安好。」
眾人齊聲問安後。
蕭寧遠便吩咐藏冬:「賜賞。」
賞賜被裝到盒子裡面,分別送給了眾人。
等著眾人要離開的時候,薛玉容便開口道:「對了,主君,如今你被冊為侯爺,我們府上是否要設宴?」
蕭寧遠點了點頭:「自然是要設宴的,如今年後,各府都在辦宴,府上也沒必要去爭這個熱鬧,就等到正月十五之後吧。」
薛玉容有些遲疑:「隻是如今這件事,要交給誰去操辦?」
之前府上沒平妻。
可如今,白側夫人做平妻那已經是過了明路的事情,隻是沒舉行儀式而已。
不等著薛玉容開口,白側夫人便含笑道:「便讓大夫人或者是玉姣妹妹去辦吧,大夫人是正妻,至於玉姣妹妹,辦過宴席,比我有經驗……」
「我這肚子大了,有諸多不方便。」白側夫人繼續道。
玉姣看向白側夫人。
見白側夫人這般積極為自己謀這個差事,心中就猜測著,這多半兒沒什麼好事兒。
蕭寧遠看了看薛玉容和玉姣,便道:「便繼續由玉姣操辦吧。」
薛玉容聞言便道:「那就依著主君的安排,一切交給玉姣妹妹,倒也讓我省心。」
正說著話呢。
藏冬就從外面通傳。
「主君,孟側夫人從梅園,給您送了信和東西過來。」
蕭寧遠微微皺眉:「送進來。」
藏冬捧著一封信和一支斷箭,往裡面走來。
蕭寧遠瞧見那斷箭後,微微一怔。
接著便道:「放下吧。」
玉姣瞧見這一幕,心中就知道,這是孟側夫人在梅園,有些不甘心,還想著回到侯府。
這斷箭……
怕是之前孟側夫人兄長,為蕭寧遠擋下的那支。
玉姣輕笑了一下。
如今這棋局,到越發的熱鬧了。
薛玉容如今雖是老實了一些,但白側夫人勢頭正起,府外那孟側夫人,怕是還想回到府上……這還真是,內憂外患。
論出身,她比不過薛玉容。
論背景,她不如白歲蘭有賢妃撐腰。
論恩義,她不如孟音音,有個好兄長。
她在這伯爵府之中,想要為自己掙出一條往上走的路,必須得仔細想想……想想如何,以他山之石,解自己之憂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