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9章 再見陸雪霏
眾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偏殿中爭吵的幾人身上,所以沒注意皇後悄無聲息走了進來。
此時,隻見皇後娘娘眸光冷沉,周身透著威儀站在眾人面前,眾人連忙行禮:「臣婦參見皇後娘娘。」
江鳳華沉聲道:「都免禮,都散了吧!」
眾人自然不想繼續停留,當初舒雪死後,舒朗利用她的屍體想要陷害的可是江家女婿,站在殿中吵鬧的幾人,江鳳華原本可以任何一方都不偏幫的,但是她們吵來吵去都是謝觴和章雨柔的那點破事。
這裡不是皇宮,而是祭壇,出有普通百姓等在外面,她們繼續吵下去,吵的就是皇族的體面和大周朝的威嚴。
她唇角勾起淺笑,目光看向王氏的方向,「你是李少夫人的母親吧!」
王氏哪裡這麼近見過皇後,今日也是情況特殊,她才有機會能進偏殿裡喝茶吃點心休息。
王氏連忙行禮,「臣婦給皇後娘娘請安。」
她和江皇後沒有仇,反而是那些害死雪兒的人想要用雪兒陷害江家,江家也是受害者。
此時,王氏心裡也有了小心機,四王妃和皇上有染,皇後應該會不高興吧!那她就站在皇後一邊去。
她眼角紅潤,眼眶裡打轉的淚花說明她很委屈。
江鳳華哪裡看不懂她的小心思,親手扶起她,「夫人不必多禮,李少夫人的事,本宮也很難過,但是逝者已矣,夫人請節哀。」
這是舒雪出事以來,第一個人對王氏說出「節哀」二字,她眼淚怎麼都包不住刷地一下就流出來了。
江鳳華掏出手絹,「夫人怎麼哭了。」
「娘娘仁慈,您不知道我的雪兒命苦啊!」王氏借著機會就訴苦,「雪兒和四王妃走得近,也算是手帕交吧,臣婦沒想到最狠人竟是身邊人。」
江鳳華滿頭黑線,「可是皇上已經查清楚,此事和四王妃無關,是四王爺醉酒失手殺了人。」
「臣婦都聽說了,雪兒的肚子裡有四王妃的耳墜,臣婦私下裡找仵作問過,如果人先死了是不可能把耳墜喂到胃囊裡去的,死人怎麼會做吞咽的動作,除非那耳墜是雪兒活著的時候自己吞下去的,她就是為了保留證據。」王氏道。
江鳳華也沒辦法回答她了,因為的確如此,當初章雨柔在朝堂上說了假話,而謝陽當著眾人的面認罪也說了假話,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漏洞。
舒雪肯定是在章雨柔的寢室裡死的,並且還發生過拉扯,甚至她在知道自己有危險的情況下主動吞下了耳墜保留證據。
這就是皇權操作下留下的漏洞。
她也無奈,她不是救世主,更不是斷案的清官,嚴格來說她應該和皇上站在一條線上,皇上怎麼做決定,她都要支持,因為皇族的利益就是她的利益。
她隻利己不利人。
現在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在王氏的身上,舒雪的死還另有隱情?並不是四王爺喝醉酒錯手殺人,當時四王爺好像還說舒雪想要強上四王爺的床,四王爺反抗才錯失殺人,後來他讓四王妃頂罪也是為了逃脫責罰。
大家都在想:看來所有的話語都是四王爺和四王妃早就編撰好的。
謊言終究是謊言,天網恢恢疏而不漏。
就在這個時候,陸雪霏突然冒了出來,她唇角揚著笑,「臣女陸雪霏參見皇後娘娘。」
江鳳華微笑道:「雪霏,好久不見了。」
陸雪霏道:「那日臣女和娘娘不是才見面嗎?」
江鳳華指的是失憶前的她好久沒有見到陸雪霏了。
她恢復記憶後仔細研讀了汪嬤嬤留給她的信,就像汪嬤嬤信中的感嘆和惋惜,汪嬤嬤應該是惋惜不能再見到當初在汪府學禮儀規矩的江鳳華了吧!
江鳳華頷首,她看向陸雪霏,因為她的身份不能管這事,但是陸雪霏乃廷尉的女兒,由她解釋應該也有說服力。
陸雪霏像是和江鳳華心有靈犀一般,她道:「李少夫人的事臣女多少也聽了一些,不瞞夫人,當初調查舒雪的死因時,我其實也在的,娘娘還派了紅袖女官一同調查此案,除了想要為金公子申冤之外,更多的是想要還舒雪一個公道。」
陸雪霏這話說得誰聽了都舒服,江鳳華悄悄給她比了一個贊,這些話江鳳華也會說,但是她不能說,她說了就是在打謝觴的臉,再查下去,隻能查出皇帝有意偏袒四王爺。
陸雪霏說就不一樣了,她是廷尉之女,又參與了該案件,而在場的很多人其實是不知道原委的,她們也都想要知道事情的經過和真相。
王氏聽到這裡哭得更傷心了,「雪兒就這麼被李家安葬在了荒山野嶺,李家連宗祠都不讓她進,誰還她公道。」
李夫人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,當初舒雪的婚事也是舒朗牽線搭橋,王氏以為女兒嫁進李尚書府是過好日子的,沒想到女兒嫁進去後不僅不被夫君待見,還常常被婆母穿小鞋欺負。
陸雪霏道:「夫人請節哀,相信舒雪在天有靈,她也不希望自己的母親為她傷心難過,其實此案的確還另有隱情,今天若不是遇到夫人如此傷心,我也不想講出來。」
大家更是豎起耳朵聽陸雪霏講。
陸雪霏卻拉過了王夫人到一邊,悄聲道:「夫人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在皇後娘娘面前哭哭啼啼並不能幫舒雪申冤,皇後娘娘其實也是受害者,夫人仔細想一想,如果背後的人陷害江家女婿成功,皇後又能好過嗎?」
王氏搖了搖頭,她隻知道四王妃和皇上做出苟且的事,雪兒的死有蹊蹺,這些都不關江皇後的事。
陸雪霏又道,「舒雪死得的確很冤枉,因為她被自己的親伯父利用,現在舒侍郎也要被問斬了。可是夫人想一想,舒侍郎是舒家最大的靠山,他一死,舒氏一族包括夫人您的日子能好過嗎?」
王氏冷靜下來,她當然知道不好過,所以她的夫君也認了雪兒的死是女兒自己的原因。